行业新闻

【西安桑拿】如何提升化工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

一、科学制定目标任务进度
化工石化产业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应立足我国能源和资源禀赋实际,科学制定“双碳”目标任务进度。对于存量,应积极稳妥地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,提升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,逐步实现化工石化产业的物耗、能耗、碳排放、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对于在规定期限内碳排放仍处于基准水平以下的装置,坚决予以淘汰;对于增量,在关注新上项目的技术可行性、市场可行性以外,还应突出原料消耗量、能耗总量、废弃物及碳排放量,提高电气化率,最大程度地向碳中和目标努力,驱动全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。梯次实现细分领域碳达峰。
二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
我国化工石化产业中,部分装置和设备较为老旧,高耗能、高排放工艺较多,这不仅导致了能源的浪费和碳排放的增加,也影响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。因此,应加快淘汰落后产能,推进先进产能建设。通过上大压小、产能置换、整合升级等手段,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先进性,实现规模化、集约化、低碳化生产,以产业转型升级支撑绿色低碳发展。
三、强化绿色低碳技术攻关
  1.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: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待突破,如绿电制氢技术还不够成熟,制氢成本居高不下;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(CCUS)技术虽已成为科技攻关重点,但受制于成本等因素,仍处于发展初期,年捕集利用封存能力有限。应加大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力度,聚焦关键低碳零碳负碳技术,用好新型举国体制,建立高水平研发平台,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,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,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。
  2. 技术推广应用 :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,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。石油化工行业要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最终要靠技术进步,靠绿色低碳技术体系的强力支撑。要大力推进油气清洁高效勘探开发、分子炼油、油转化、油转特等技术攻关,更好支撑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减碳、绿色发展。加强氢能全产业链技术攻关力度,提升绿电制绿氢技术成熟度和经济性,全力突破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,支撑氢能产业特别是绿氢应用领域快速发展。
四、深化温室气体减排合作
实现“双碳”目标是一道必答题,也是一道难题,没有十分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,需要深化各方合作、加大探索实践力度。近年来,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、绿色低碳转型合作,既调动了自身积极性、有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进程,也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、产生很好的社会效应。例如,中国石油积极加入温室气体减排组织,支持和参与减排计划和倡议,与我国其他石油化工企业共同提升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力。
五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
  1. 保障能源安全 :建设新型能源体系,是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前提、以新能源发展为主体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能源体系,对我国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。要统筹好油气增储上产和绿色低碳发展,加快绿色油田、数字油田、智慧油田建设步伐,协同推进减污降碳、节能提效,坚决确保我国原油产量稳定在 2 亿吨水平。充分发挥天然气作为我国能源行业由高碳向低碳转型的桥梁作用,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,保持快速上产步伐,确保我国天然气自给率不低于 50%。
  2. 发展新能源业务 :把新能源业务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,推动地热、氢能、光伏、风能规模化效益化发展,夯实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基础。例如,中国石油深入打造“油气热电氢”综合能源公司,截至 2022 年底累计建成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超过 140 万千瓦,地热供暖面积 2500 万平方米,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达到 800 万吨标煤 / 年。中国石化积极引领地热业务发展进程,累计建成地热供暖能力超 8000 万平方米,成为国内最大的地热能开发利用企业;加快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,建成全球最大加氢站网络,加快建设库车、鄂尔多斯等世界级绿氢项目,“西氢东送” 输氢管道示范工程纳入“全国一张网”。
六、加快建设现代化石化产业体系

  1. 坚持绿色化发展道路 :石化产业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,要坚定不移走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道路,不断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和竞争力。聚焦提升炼化行业集中度、先进性,用好上大压小、产能置换、整合升级等手段,加快淘汰高耗低效产能,推进先进产能建设,实现规模化、集约化、低碳化生产,以产业转型升级支撑绿色低碳发展。
  2. 优化产业结构 :我国化工石化产业中原料结构偏重、能源结构偏煤,降碳减排难度较大。同时,产品结构仍以中低端、大宗基础品种为主,而中高端化学品、化工新材料供应量增长缓慢,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。应优化产业结构,提高中高端化学品、化工新材料的供应量,减少对高耗能、高排放的
 

Copyright © 2014-2025 西安耍耍网 版权所有